close
Blogtrottr
商業周刊 - 最新綜合文章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和媽媽相處超過3天就吵架...」母親這種病,你痊癒了嗎?
Mar 18th 2015, 10:25, by 吳曉樂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若要選出一句最經典的台詞,有一句實在叫人難以忽略:「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最讓人痛心的是,沒來得及說再見。

說告別總是很難。

扔棄一項曾經伴自己好長一段卻也久未使用的物件,拒絕前往曾經留下美好紀念但事後憶起反而傷感的景點,也或者是,理該親近的人,但是親近卻只帶來疼痛呢?該怎麼辦。

寫完書之後,在不同的演講場合,或者私底下的信函,有一個問題反覆地出現,我整理了一下,發現這問題大致上是長這樣的:「只要一想到,母親曾經用充滿錯誤的方式教育我(多半是詆毀自尊、批評謾罵、控制活動或者是限制隱私⋯⋯等等),我就感到痛苦,甚至是怨恨,怨恨自己的母親,但某程度上,我又對於怨恨母親的自己感到罪惡。到底該怎麼釋懷?或者,至少減輕看到母親時,幾乎是下意識湧起的不適感。」

也有些人反應是:「有時我看到電視廣告上強調家庭和樂的鏡頭,會立刻轉台,在我的印象中,我與母親之間的相處是緊繃且幾乎要窒息的。然而,轉台之後,我會禁不住想,我跟母親演變至此,到底是誰的問題?是母親的管教方式不當?還是說我是個不夠貼心的好女兒?

原先是個別回答這些問題,但沒想到類似的疑問不停地出現,日本作者岡田尊司所著《母親這種病:現代人的心靈問題,可能都來自母親?》一書,標題十分聳動,但在日本熱銷超過14萬冊。從這本書的熱賣,或許可以提供一個觀點:過去常言,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此刻你我手上捧著苦讀的,也許正是同一本。

也是建立在這認識之下,我想好好梳理這個問題。

首先,不可避免的第一步就是,我們也得去認識,上一輩父母親的失落。

台灣這幾年來的教養敘事,可以說是有著天差地遠的轉變,過往被允許的,搬到現代會被說是虐待,過往不會有人指手畫腳的私領域,如今有太多管道等著介入干涉。更坦白一點說,四、五年級生的父母而言,面臨一個尷尬的處境:他們的上一輩,他們的父母所施加在他們身上的管教摹本,到了他們這一代,才發現完全不能、也不應施用到自己的下一代。

然而我們從誰身上習得了父母親職角色的功能與定位?

往往也是父母。

一場演講中,一位母親的說法坦白得不可思議:「在我還小的時候,我最不喜歡父親動輒用棍棒的方式管教我,但是,輪到我與我自己的女兒相處時,我才發現到,或許腦袋不太記得了,但是身體記得,我的身體記得很清楚這種管教的方式,當我回過神來,我的棍棒已經落在女兒的身上了。之後,這狀況發生了一次,又一次。我不知道怎麼跳開這輪迴。」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swd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